作者:噶千仁波切 |
如果,明天不再醒來,你準備好了嗎?
中陰是「中間」的意思,
就是「兩端中間的過程」,
世間人以為有個「開始」、有個「結束」,
就以為「中間的過程」是真實存在的,
但其實「中陰」中間的過程,並不真實存在,
就像夢、像彩虹、像水中月一樣,雖有顯現但不真實存在。
廣義的中陰,包括生前、活著時的三種中陰:
一、生有中陰(從生到死之間的過程)
二、睡夢中陰(從入睡到醒來的過程)
三、禪定中陰(從進入禪定到出定的過程)
狹義的「中陰」,包括和死亡直接相關的三種中陰:
一、臨終中陰(倒數計時瀕臨死亡到真正死亡的過程)
二、法性中陰(從真正死亡昏迷到文武百尊的死後世界現前的過程)
三、投生中陰(從抉擇入胎到真正出生的過程)
掌握生前的三種中陰,即可超越死亡的三種中陰,
如何掌握、如何超越?
且聽蓮花生大士和噶千仁波切的教導!
神識剛離開身體的時候,是超越生死、投生淨土的關鍵時刻,
就像靈魂搬家一樣,
具有證量與功德力的上師修持「破瓦法」,
可以將亡者神識遷往淨土,
行者可以自修,可為他人、乃至其他眾生修,
是一個自利利他的大法。
這本書分兩大部分,主文所開示的是蓮花生大士傳承下來的「六中陰」,教授六種不同的中陰狀況。第二部分附錄則為作者於2014年5月在台灣「億次阿彌陀佛大法會」中所教授的「破瓦法」。
中陰(bardo)這個詞句的意思是「中間」,狹義的中陰,指人過世後、未投胎之前的特別階段,稱為死亡中陰,也就是作者在本書第四、五、六章提到的「臨終中陰」、「法性中陰」與「投生中陰」的內容。廣義的中陰,則除了和死亡有關的三種中陰,還包括在我們活著的時候,其實也不斷在生與死(生有中陰)、入睡到醒來(睡夢中陰),以及禪定到出定之間(禪定中陰),重複經歷著微細的死亡,這些可以在本書的第一、二、三章中獲得啟發與理解,總合起來共有六種不同的中陰。
六中陰與破瓦法,對所有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,因為從出生之後,不論身分階級、富貴貧賤,最終大家都一定要面對死亡。然而,死亡並不只是表面上肉體軀殼塵歸塵、土歸土,灰飛煙滅般簡單而已,死亡之後,隨著個人的因果業力,我們的神識或者說靈魂,都會經歷遷移的動作,投入到下一個新的生命。所以不管你信奉的是什麼樣的宗教,或是信不信宗教,每一個人,死時都要經歷這個輪迴的過程。
在生前去瞭解這些中陰的過程,並熟悉死時我們的神識將會面臨到什麼狀況,不驚不懼之外,更重要的,因為我們生前已對此有所瞭解與模擬練習,在死亡來時我們可以帶著篤定與確信,做自己的主人——決定下一個生命要到哪裡去!這樣的一種確定和理解,會讓我們在當下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紮實、更無懼,不再害怕死亡,反而充滿希望地去看待無常,去面對一個沒有明天的「我」。
第二部分「破瓦法」,則是在死亡時一種非常犀利又快速到達淨土的方便法門,經過上師指導之後,若能精進的修持,當辭世時刻來臨,便可以透過此法將靈魂、神識遷往阿彌陀佛淨土。此法具有神祕的色彩,是藏傳佛法獨有的超越生死大法。
第八世噶千仁波切
尊貴的噶千仁波切是直貢噶舉傳承中的四大法子之一。他的轉世傳承始於噶當巴.秋丁巴,直貢覺巴.吉天頌恭的心子。第一世噶千仁波切出生於1180年,他是龍樹菩薩的弟子大成就者提婆菩薩的化身。他一出生就能念誦六字大明咒。之後,他皈依了怙主吉天頌恭並且領受了出家戒,成為怙主吉天頌恭的三位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。
這一世的第八世噶千仁波切以他偉大的慈悲心而著稱於世,他還是一位修行拙火成就的行者,也是直貢噶舉最為重要的傳承持有者之一。仁波切於1936年出生於青海省的囊謙縣。在他幼年升座之後,跟隨直貢噶舉的鐘楚仁波切、甘瓊仁波切以及圖登‧寧波仁波切學習,並且在修習白度母方面獲得了偉大的成就。第七世噶千仁波切曾經在禪修之中親見白度母的化現,並且從她那裡直接領受了教法,因此他寫下了《白度母機近法脈不共心要儀軌》以及禪修的要訣。
在中國共產黨進入西藏之後,噶千仁波切與許多其他的仁波切一起入獄將近20年。在那些食品供應不足的時期,仁波切曾經斷食90天,他訓練自己整夜保持清醒,不需要睡眠。在這個時期,仁波切遇見了偉大的大圓滿大成就者堪布夢色仁波切,從堪布那裡領受了大圓滿的教法。
過去歷任噶千仁波切的轉世都曾經是兩位直貢法王的老師,此世的噶千仁波切同樣也是現任直貢法王的老師之一。他們都盛讚噶千仁波切是直貢噶舉傳承中重要且偉大的瑜伽士。尊貴的竹旺‧貢覺諾布仁波切也曾透露,噶千仁波切已經獲得了超越大手印一味瑜伽的證悟成就,他的確是一位有實修經驗並且具足證悟的行者。
目前,仁波切旅居美國,他肩負著重建東藏直貢噶舉寺院的重任。出於偉大的慈悲心,仁波切每年不辭勞苦地奔波於美國、俄羅斯及東歐國家、亞洲等地,透過教授佛法利益有情眾生,仁波切的弟子遍佈世界各地。
中文著作
《心:恆何大手印二十八金剛頌教授》
——曼尼文化2008年
《藏密氣功》
——眾生文化2013年
《我心即是白度母》
——眾生文化2014年
我們的迷惑是否可以在中陰、在生與死之間獲得解脫?
從那些沒有證得究竟實相之人的角度來看,有著不同的中陰。而那些更為卓越的人所證悟到的,就有如在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一開始提到的偈文「諸法無來去」。他們已經證得一切事物都具有虛空的特質,在虛空中無來也無去。我們這些凡俗的有情眾生執著於自他的二元性,由於這樣的執著以及其他的條件,我們投生於三善道中,之後,因為我們已經從事了如此眾多的負面行為,我們再次長時間的陷落於三惡道之中,在多生累世都無法進入善道,我們持續不斷地在六道中輪迴,就像是行駛中汽車的車輪。
但是同樣地,在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中提到「雖見諸法無來去,唯一勤行利眾生」。從有情眾生的角度、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,這裡有六種中陰,我們必須瞭解如何以菩薩的方式來與它們一同合作。
生有中陰
六中陰中的第一個被稱為「生有中陰」。它指的是開始進入出生的這個階段。神識進入了母親的子宮,並由此誕生到人類的世界。由於善行,我們作為珍貴的人類降生於這個世界,在一千次的行為中,也許有一次是善的,而這個幸運的善行給了我們一次得到寶貴人身的機會,並且只能在非常短暫的時間裡擁有這個人身。我們享有自由、天賦以及許多良好的特質,這一切使得這個人身如此稀有難得,暇滿人身是非常難以獲得的。直到我們死亡的那一天,這整個生命的階段就被稱為「生有中陰」。
睡夢中陰
每天夜晚,當我們入睡時,我們都經歷著第二個中陰,也就是「睡夢中陰」。首先,你睡著了,在第一次睡著的時候出現了第一次夢境——這就是第一個睡夢中陰。當它漸漸消失之後,我們進入了一種如同死亡一般的深度睡眠,在此我們陷入無意識之中。接著,再一次的,當我們在清晨醒來之前,我們又會有另一個夢,另一次幻覺,這個也是睡夢中陰。
我們並不全都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夢,有一些人並不相信夢是真實的,但是他們卻相信白天的真實性,他們認為這是有區別的。另一種人過於相信夢境的真實性,相信他們自己能在夢中經驗到吉祥或者不好的徵兆,所以他們相信自己夢境的真實性,這些都是一種對於睡夢的愚癡看法。
對於睡夢中的體驗,最有智慧的反應是明白睡夢就像我們清醒時所經歷的一樣,它就像是一種幻覺。一切輪迴和涅槃中的顯現和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心所創造出來的,直到死亡那天,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完全地存活在這世上。事實上,這並不完全正確,因為每一天當我們在夜晚入睡的時候,我們都會死去。沈睡和死亡實際上是一樣的;它們僅有細微的區別,那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之力尚未耗盡,所以我們會在每天早晨醒來。
每當白天的感知安頓下來的時候,「睡夢中陰」就開始了,並且會持續到我們再次醒來。在「睡夢中陰」時的訓練格外重要,因為它與之後的死亡過程相似。當我們死亡的時候,一切的感知、整個生命,都將變成褪色的記憶,此生的一切顯現都將消失,無一遺漏。然後,當你在前一生與投入下一生之間的中陰裡醒來時,你前世所經歷的事件將如夢幻般地展現在眼前。
禪定中陰
我們必須通過觀照自心的本質,來探究我們此生中的體驗是否如夢幻一般,這樣的探究被稱為「禪定中陰」。我們能以不同的方式來接近這個中陰,像是以不同的精神道路、不同的宗教來探尋等等。在此生中,佛教徒會追尋著特殊的道路,例如,在生命中的某一刻,我們也許會以前行「轉心四思維」開始修行,在不同層次的道路上,我們則以「生起次第」和「圓滿次第」的階段做修持,透過這些不同階段的追尋,直到我們獲得渴望的結果。當我們禪修時,我們訓練自己觀察心的本質,透過這樣的修持,我們將會瞥見究竟的實相。
在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裡寫到「諸所顯現為自心」,整個宇宙和一個人自身的存在,也就是一切我們所經歷到的,都是由心所造,創造出的一切顯現都是因緣聚合而成、並不永恆存在,因此它們有著虛幻的本質。這一切顯現的創造者就是心,當你試圖找到心中的這個人時,你發現什麼也找不到,於是,首先我們擁有一種了知,然後基於這個了知,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繼續修持和體驗已經瞭解到的。念頭和煩惱顯現在心中,但是隨後正念覺知就會認出它們,透過練習,這個正念覺知不會被它們帶走,也不會執取這些心中生起的顯現。
在開始的時候,我們認識到在我們的念頭中,至少有一半是虛幻的顯現,並且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瞭解,之後我們習慣於這樣做,持續地修行。從我們開始修習,一直到認出日間的感知和睡夢中的感知其實是一樣的為止,這個「止與觀」的禪修階段就是「禪定中陰」。當我們已經真的認識到了心性的時候,煩惱就會被轉化為智慧,我們會認識到我們的聚合、感知來源以及元素的真實本質:它們都具有本尊和淨土的特質。僅僅透過了知心性,你就開始瞭解整個宇宙和一切有情眾生,它們都包含在你之中,這就是解脫。然後你會自然地認識到一切現象的本質,直到完成這樣的證悟,你都一直處於禪定中陰中。這整個修習的道路,直至我們證得佛果,就被稱為是「禪定中陰」。
臨終中陰
第四個是「臨終中陰」,當身體進入不可逆轉的死亡過程,而我們確定會死的時候它就開始了。它是從死亡的跡象開始直到生命力被中斷,也就是死亡的這一階段。無論我們是否已經透過修行獲得穩定性或是否有過修行,在某一時刻,這個由我們創造的身體的福報會走到終點。你的醫生或者家人以及朋友們認識到你將死亡,大多數的人在這種經驗中會感到害怕,從你意識到你將死去的這一刻開始直到你真的死去,被稱為「臨終中陰」。
法性中陰
第五個是「法性中陰」,它始於肉體死亡之後的那一刻,就像是陷入了一種深度的睡眠。當我們以這種方式變得無意識的時候,我們會遇到實相的基礎和心的本質,也就是佛性,當一切的貪執、瞋恨和愚癡的念頭都完全停止時,它就會發生。如果你已經是一位大手印或者大圓滿的修行者,並且已經認識到心性,那麼你也將在此刻認出心性。已經認出了心性之後,任何其他的念頭都不再會再生起,你將能在死亡後的第一個中陰裡獲得證悟,或者說證得法身。
但是如果你無法在此刻認出心性,那麼念頭會再次生起,你會感到好奇,「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?」一些人在這時候將切實地認識到他們已經死亡了,另一些人則由於他們厚重的習氣印記,並未覺知到這一事實。在「法性中陰」中,對你自心的自然投射會變得清晰,一切善念和非善念的顯現,就像螢幕上投放出的電影一樣,實際上它們只是你自心的投射,但是如果你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,就會在這些情景化現而出時,變得迷惑和驚恐。
投生中陰
第六個是「投生中陰」,它從舊的身體被拋到一邊時開始,並且持續到你找到另一個身體時結束。接著,神識將像一片風中的羽毛般無法控制地飛來飛去,它會渴望一個身體。當你靠近「投生中陰」時,直到這一刻為止,你的心就像清淨的水一樣,但是之後世俗的念頭開始生起,這些念頭就像是混入淨水中的塵土。如果這樣的事發生,心就被染污了,這會使你進入第六個中陰,也就是「投生中陰」。
在「投生中陰」中,你會擁有四種聚集:意識、感知、感覺和形體,但是沒有身體。在此刻,你將毫無選擇,你就像一片羽毛那樣被吹來吹去,不論在你心中產生了什麼念頭——這就是你別無選擇必須要去的地方。在這個中陰裡,你的神識體驗到強烈的恐懼和精神折磨,最強烈的精神痛苦將會決定你被吸引去投生那一道的痛苦。它被稱為「投生中陰」是因為你體驗到一種壓倒性的、想要獲得某件東西的渴望,渴望再一次「成為」有身體的狀態。這裡有一種失去身體的痛苦,它創造出渴求一個新身體的痛苦需要,那些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教法的指導以及對於此世界、此生執著的人們,他們將在「投生中陰」中體驗試圖找到一個身體的痛苦。
這就是對《六中陰》的基本概述。還有一個偈頌是關於如何讓我們回到當下的時刻,如此,我們知道可以開始修行。現在我們將更為詳細地回顧和講述每一個偈頌。
目次
中陰與破瓦
直貢澈贊法王 序 4
多津‧昆秋敦珠仁波切 序 5
緣起與感謝 6
根本頌 9
《六中陰》
釋論 19
│ 前 言│ 虛空中,無來亦無去 六種中陰的存在狀態 19
│ 第一章│ 從出生到死亡的旅程 「生有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29
│ 第二章│ 一場遊戲,一場夢 「睡夢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61
│ 第三章│ 在疑惑中,我們覺醒 「禪定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79
│ 第四章│ 當這一生,走到了盡頭 「臨終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103
│ 第五章│ 就在此時,你準備好了嗎?「法性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123
│ 第六章│ 我將往哪裡去? 「投生中陰」實修心要開示 135
│ 第七章│ 當下的時刻 因為愛,我們永不分離 161
附錄 171
關鍵時刻,超越生死 直貢《大破瓦法》實修教導 171
後記 219
關於大成就者噶千教法保護專案